为了落实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(2011)及联合国GHS制度(第十修订版)。并填补退敏爆炸物分类空白,统一国内外化学品管理标准,破除贸易壁垒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X部分:退敏爆炸物(报批稿)》以及《编制说明》
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X部分:退敏爆炸物(报批稿)》核心内容解读
1. 分类标准
定义:退敏爆炸物:经退敏处理抑制爆炸性的固态或液态物质/混合物,不符合爆炸物、易燃液体或易燃固体分类。
固态退敏爆炸物:通过水、酒精湿润或其他稀释剂形成的匀质固态混合物。
液态退敏爆炸物:溶解或悬浮于水/液态物质中的匀质液态混合物。
判定条件:
排除条件:退敏状态下放热分解能 <300 J/g的物质不划为退敏爆炸物。
划入条件:
1. 非用于实际爆炸或烟火效果;
2. 无整体爆炸危险(通过GB/T 14372系列试验);
3. 校正燃烧速率 ≤1200 kg/min(根据燃烧速率分4类)。
危险类别划分

*特殊情况:硝化纤维素需按GB/T 36526-2018第13章测试稳定性,稳定者归为退敏爆炸物。
2. 标签要求
1)标签要素:
象形图:黑符号、白底、红框(火焰图案)。
信号词:类别1-2用“危险”,类别3-4用“警告”。
危险说明:如H206、H207、H208(具体描述见附录C)。
2)防范说明:
预防措施(如P210远离热源、P230保持稀释);
应急响应(如P370+P380灭火时撤离);
储存(P401避光)与处置(P501按法规处理)。
产品标识符:名称、供应商信息、紧急电话等。
标签样例(附录D):以硝化纤维素为例,标注危险警示、防范措施及法规依据。

3. 判定逻辑
流程图判定步骤:
1)是否含退敏处理的爆炸物?
2)放热分解能是否≥300 J/g?
3)是否通过燃烧速率试验(Ac范围)?
4)硝化纤维素是否稳定?
5)最终分类(1-4类或划入其他危险种类)。

匡腾建议

两份文件系统规定了退敏爆炸物的分类阈值、标签设计、判定流程及实施要求,兼具技术严谨性与法规操作性,是中国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。
匡腾化学品管理以及SDS管理系统已经完全支持此次法规更新。匡腾Quantum助您高效解决化学品法规繁杂、管理困难问题!